中山大学中文系(珠海)2019年新年贺词

Body
2018匆匆即逝,2019翩跹而至。
感谢各级领导的关怀、支持、爱护,感谢各位师友的垂注、建议和鼓励,感谢中文系(珠海)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、齐心呵护,才让目光远大却相对年青的“文珠”走得更加稳健,甚至健步如飞。
是的,2018我们依然有很多第一次,正如我在给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致辞时的坚定表述,“相信我,我们不是小白鼠,我们在创造历史!”在我作为创系系主任第三次开学致辞时,我们迎来了一批更加优秀的学生——2018级新生。以本科招生为例,在广东,中文系(珠海)招生调剂率为零,全部是第一志愿。
2018年我们第一次召开国际学术会议——“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华文文学研究”,我们也举办了几次“首届”学术工作坊。当然,我们也有“文珠”文化的赓续。比如,第二次全国中文学科建设高峰论坛、第二届全国中文学科博士生论坛,等等。更关键的是,我们也在坚持制度化,让一切走在正确的道路上。
2018年我们继续招兵买马,而且效果明显——日益兵强马壮。我们从山东大学延聘了领军人才屠友祥教授,我们从威斯康辛大学Wisconsin(Madson)大学引进了百人计划人才杨蓓副教授,我们从鲁迅博物馆请进了陈洁副教授,我们又从夏威夷大学悦纳了刘静副教授,除此以外,还有10名专职研究人员和博士后加入我们和煦温暖、团结奋进的“文珠”小家庭。截至2018年底,我们的教工已经突破30人。
2018年,通过6次历史现场教学,我们重温历史现场、深挖红色基因,我们把“德才兼备、领袖气质、家国情怀”镌刻(践行)在脚下的广东的热土上,惠州、梅州、潮汕、清远、韶关、深圳等等都留下了“文珠”师生们的欢声笑语、求知若渴以及肃穆沉思。2019我们会继续,甚至可能把视野拓展到国内或国际。当然,我们颇具特色的课程设置中,我们既有全英课程(比如下学期的刘静副教授又开一门),又开设了特色课程,比如,《华文文学(一)》由朱崇科教授担纲。
2018年,我们和上海三联书店达成了长期出版中文系(珠海)学术丛书意向,已经完成了6份合同,2019年会有六本专著面世。我们诚恳接受检阅,我们也努力造福学界。
这只是开始,因为2019会更美好。
毫无疑问,2019年下半年,我们从办公条件上说可谓鸟枪换炮,可以搬进中山大学珠海校区3号楼群,而下图的美丽图纸终于成了拔地而起、为民服务的文科大楼。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工作室。而我们同时会强化小班教学、鲁迅班精英教育、office hours制度,借此既引导人心向学,也把最好的学术苗子变成优秀且茁壮成长的接班人。

如果说2018年是转捩的一年,2019年可以一边耕耘、一边收获了。人才引进上我们继续求贤若渴、携手创新,争取把文珠变成有活力、有魅力、有热力、有定力的学术新平台。人才培养上,我们继续跨学科、国际化。我们通过“叩其两端”力图“别立新宗”。
2019年的钟声即将敲响,我们感恩2018所有的相遇,但我们从不懈怠、不骄不馁、不卑不亢、我们会一直努力奋斗、自力更生、精诚团结、再创辉煌!
2019,我们准备好了!
系主任 朱崇科
2018年12月31日